預防肌少症
-老年失能殺手-
預防肌少症必須先從如何延緩肌肉流失做起,最好的方法就是充足的營養。營養是健康的根本,食物是營養的來源,均衡飲食是延緩肌肉流失的首要原則。所謂均衡飲食就是每天攝取的食物,足夠提供熱量及各種必需的營養素,而能維持身體機能,與長期健康狀態。飲食小撇步均衡飲食是首要原則。
一、絕對關鍵~維持足夠熱量
預防肌少症必將食物分為六大類:(1)全穀根莖類、(2)豆魚肉蛋類、(3)蔬菜類、(4)水果類、(5)低脂乳品類及(6)油脂與堅果種子類,每天由這六大類食物提供人體所需的熱量及各種營養素,使生理機能正常運作以維護身體健康的均衡飲食。大部分的老年人都是隨便打發一餐,有時中午吃個白飯拌肉汁或菜汁,或把剩菜剩飯加熱就解決。所以希望家人或老年人可以利用一點巧思,如:不喜歡吃肉類、蔬菜、水果時,可改給老人家吃蒸蛋、水煮蛋、滷蛋或豆製品;不喜歡吃蔬菜,可把青菜加在湯裡煮爛一點,或者用麵線煮湯再加一些蔬菜煮爛或切細一點;不喜歡吃飯時也可以利用食物分類代換將全榖根莖類的食物應用在主食選擇中,例如將白飯煮成乾軟飯或在其中加入南瓜、地瓜等,甚至可利用米製品或麵製品取代白飯,也可以讓牙齒不好的老人吃到均衡的營養。

二、充足的優質蛋白質
以往都覺得老年人活動量降低,相對的熱量與蛋白質量可以減少,但近期研究發現以往對於老年人這樣的建議量其實是不足的,因為給與0.8公克/公斤的蛋白質,無法阻止身體肌肉的流失,需要提升蛋白質攝取量到1~1.5公克/公斤,才可減少老年人肌肉流失的發生(腎臟疾病的老年人則需另外評估與建議)。除了蛋白質的攝取量要足夠,每個餐次的分配也是重要的因素,須定時定量攝取,避免大小餐的發生,因此要避免把蛋白質集中在某一餐,最好可以平均分配。
研究顯示,必需胺基酸中的白胺酸可以有效促進肌肉蛋白質的合成,減緩因老化造成的肌肉流失,每天給予2.8~3公克的白胺酸可以刺激肌肉蛋白質的合成。蛋白質主要存在豆類與其製品、海鮮、肉、蛋與乳品類的食物中,其中牛肉、魚與豆類皆為富含白胺酸的食物。

三、適當補充維生素D
維生素D補充可減緩肌肉流失,對於肌肉功能與強度有相當的影響。雖然台灣地區日照充足,但國人超過半數處在缺乏維生素D的狀態,而且以老人年嚴重缺乏的比例較高。因此,應適當地給予老年人日曬,並且攝取含豐富維生素D的食物,如:深海魚類(鮭魚、鯖魚)、蛋類、乳製品等,或額外補充維生素D營養補充劑。

除了營養,規則的運動亦能改善肌少症。運動的形式以有氧運動、漸進式阻力運動的訓練最能有效增加肌肉質量、強化肌力。根據2007年美國運動醫學會與美國心臟學會發表的運動指導方針,老年人在運動前須做篩檢測試,排除一些不適合從事有氧運動及耐力訓練的情形;開立運動處方時,須兼顧運動的安全性及個別老人的興趣,尤其要特別注意視力衰退與平衡的問題,避免跌倒骨折等意外發生,若為中強度運動,每週建議至少5次,一開始10分鐘,慢慢增加至60分鐘,若無法維持長時間,建議每次10分鐘每天3次等方式分段完成;以肌耐力訓練而言,建議每週至少2次,每次須間隔休息48小時以上,從中低強度的運動開始,每次時間最好控制在20~30分鐘。

參考文獻
文獻回顧—肌少症與衰弱症. 內科學誌2014:25:131-136
李薇萱、羅于韵、杜俊毅:老年人的運動處方。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2009;24: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