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PRP全名為Plate-Rich-Plasm,中文名稱為血小板濃厚血漿。
以前增生治療尚未普及時,很多受傷如:退化性關節炎、肩旋轉肌受傷、膝部半月軟骨受傷、前十字韌帶拉傷、肌腱斷裂等傷害與退化性問題,通常只能以手術解決,但在手術後,必須要積極復健,才能確保手術效果。後續的復健時程往往都需要至少三個月起跳,因此較耗費時間與精力。現在結合「臨床評估、X光檢查、超音波檢查」來精準定位病灶,再使用「超音波導引注射PRP」,因其中含有高濃度的「生長因子」,再配合復健療程,縮短復原的時間。
PRP注射後,還要注意周遭軟組織的問題,才可以讓注射後效果更好。舉例來說,膝蓋退化性關節炎,常常會伴隨著內側副韌帶受損所造成的膝關節不穩定,因此除了注射PRP至關節腔內,也要一併處理其他部份的問題,才可以讓症狀更好。旋轉肌袖受傷常合併關節沾黏、肩關節穩定度下降,需配合關節擴張術、徒手關節鬆動術、一對一肌力訓練來強化肩部肌群,這樣才是完整的治療。
適應症
退化性關節炎、肩旋轉肌袖受傷、膝部半月軟骨受傷、前十字韌帶拉傷、慢性肌腱炎(網球肘、跳躍膝、阿基里斯肌腱炎等......)、退化性問題、運動傷害、下背痛、肩頸酸痛等。
治療頻率
PRP治療為療程治療,需多次施打(依個人狀況,需1-3次)。建議每月一次,最多連續施打三次,半年後可看狀況再施打一個療程。一次療程療效約為半年至一年。治療次數主要還是以個人狀況為主。


注意事項
目前在做血液或癌症治療中病患,不適合注射。 (實際狀況以醫師專業評估為主)
注射需避免使用消炎藥, 才可使療性更佳,也可增加血小板的活性。
注射後需要搭配復健療程,才可以讓效果更佳。
注射後可能會有脹痛的感覺,且會持續1周,這是正常的現象。也可能會有酸痛3天-2周的時間(依個人體質與受傷程度有所不同)。若疼痛難以忍受可以用冰敷、普拿疼、肌肉鬆弛劑等藥物來止痛。
注射後1周內不能激烈運動,但可正常的日常活動。3周內盡量不要使用止痛消炎的藥物,但如有其他需求,還是可以使用。
2周後可漸漸回復原來的運動習慣,如有不適必須立即停止運動。
注射針口,若有紅腫熱痛等發炎反應或發燒等症狀,應立即回診。
Q:PRP與玻尿酸差別在哪?
A:
玻尿酸為關節內的潤滑液,主要注射至關節腔內,透過潤滑來達到消炎止痛的效果。
玻尿酸各廠牌建議療程不同,費用與分子量大小還有療效時間成正比。
分子量較大者,因為不易被人體吸收,因此可以較長時間存在關節內,療效也較長。
但PRP是利用血小板內的生長因子,刺激自身的軟骨或補肌腱與韌帶生長,達到修補的效果。
Q:PRP與葡萄糖注射差別在哪?
A:
1次的PRP的療效大概等於葡萄糖注射5-10次的效果。如果無法長時間接受葡萄糖注射的人(需要每週一次),PRP可幫助你節省時間且效果更好。